时间: 2025-04-27 18:0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0:25
放射病是指由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中子等)引起的生物体损伤,通常表现为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这种病症可以是急性的,如短时间内暴露于高剂量辐射后迅速出现症状;也可以是慢性的,如长期低剂量辐射暴露导致的累积效应。
“放射病”一词源于拉丁语“radiatio”(辐射)和希腊语“pathos”(疾病)。随着核能的发展和辐射应用的增加,这一词汇在20世纪中叶开始广泛使用。
放射病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常常与核事故、战争和环境污染联系在一起。例如,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事故都引起了公众对放射病的广泛关注。
放射病通常引起人们的恐惧和担忧,因为它涉及到未知的健康风险和潜在的生命威胁。这种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灾难、痛苦和不确定性。
在个人生活中,放射病可能与职业安全、医疗检查或环境意识相关。例如,从事核工业的工人可能会接受定期体检以监测辐射暴露情况。
在诗歌中,放射病可以被用来象征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科技的双刃剑效应:
辐射之手,无声无息, 穿透肌肤,深入骨髓。 科技的恩赐,亦是诅咒, 放射病,无声的杀手。
放射病可能让人联想到冷酷的金属、灰暗的天空和沉闷的警报声。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核设施的冷却塔、辐射标志和防护服。
在不同语言中,放射病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和引起的恐惧是普遍的。例如,在日语中,放射病被称为“放射線症”(ほうしゃせんしょう)。
放射病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词汇,它不仅涉及医学和科学,还触及文化、情感和社会心理。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对于提高公众的辐射安全意识和促进科学传播至关重要。
1.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2.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
3.
【病】
(形声。疒形丙声。本义:上古时指重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病,疾加也。 、 《仪礼·既夕礼》。注:“疾甚曰病。”-疾病外内皆埽。 、 《易·说卦》-坎为心病。 、 《左传·襄公十九年》-疾病而立之。 、 王充《论衡·订鬼》-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 、 《韩非子·孤愤》-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 、 《庄子·达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
【组词】
病革、 病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