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2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29:11
“不啻天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某事物的重要性或影响之大,几乎可以与天地相提并论。这个成语强调了某事物的极端重要性或深远影响,通常用于形容极其重要或伟大的事物。
在文学作品中,“不啻天地”常用于形容伟大的历史、杰出的领袖或重大的发明创造。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书面语中,它仍然是一个有力的表达方式。在专业领域,如历史、政治或科技领域,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某个或发明的重要性。
同义词:
反义词:
“不啻天地”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和哲学,特别是在描述伟大人物或重大时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但仍然保留了其强调极端重要性的核心含义。
在文化中,天地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因此将某事物与天地相提并论,是对其极高评价的一种表达。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重要性和伟大性的认识和评价标准。
使用“不啻天地”这个成语时,我感受到一种庄严和崇高,它让我联想到历史上那些改变世界的人物和**。这个成语激发了我对伟大和重要性的敬畏之情。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曾使用“不啻天地”来形容一些对我个人成长至关重要的书籍和导师。这个成语帮助我表达了对这些资源的深深感激和尊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星辰闪烁,不啻天地之光,
指引迷途,照亮心灵之窗。
想象一幅画面:广阔的天空和大地,星辰点缀其间,这种宏伟的景象与“不啻天地”的含义相呼应。音乐上,可以选择庄严的交响乐,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来表达这种宏大和崇高。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f cosmic importance”或“of monumental significance”,虽然这些表达不如“不啻天地”那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它们传达了类似的意义,即某事物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不啻天地”这个成语在我对汉语的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和表达重要性和伟大性。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欣赏汉语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啻】
(形声。从口,帝声。本义:仅仅,只有) 同本义 。——常用在表示疑问或否定的字后,组成“不啻”,“匪啻”,“奚啻”等词,在句中起连接或比况作用
【组词】
不啻如此
3.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4.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