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1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19:25
坐胎: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日常词汇。从字面上理解,“坐胎”可以理解为“安坐于胎中”,即指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安稳地发育。
由于“坐胎”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医学或生物学领域,可能会用到类似的表达来描述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状态。
“坐胎”这个词汇的词源并不明确,它可能是由“坐”和“胎”两个字组合而成,用来形象地描述胎儿在子宫内的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因此,“坐胎”这个词汇可能在某些地区或文化背景下被用来强调胎儿的健康发育。
“坐胎”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温馨和安心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新生命的孕育和成长,带来一种生命的美好和希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遇到使用“坐胎”这个词汇的场合。它更多地出现在医学或健康相关的讨论中。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过,万物复苏,新生命在母体中坐胎,静待花开。”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孕妇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腹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背景是温暖的阳光和绿意盎然的自然环境。这样的画面让人联想到“坐胎”这个词汇。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坐胎”这个词汇的表达,但类似的意象和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比如强调胎儿的健康和安全。
“坐胎”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它体现了对新生命孕育过程的关注和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生命的价值。
1.
【坐】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同本义。
【引证】
林义光《文源》-像二人对坐土形。 、 《礼记·曲记》。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坐而迁之。 、 《礼记·玉藻》-退而坐,取屦。 、 《礼记·少仪》-受立、授立,不坐。 、 《礼记·乐记》。疏:“坐,跪也。”-武坐致右宪王。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膝行也。”按,坐者,尻也,处也。古席地而坐,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耸其体曰跪。跪,亦谓之启。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坐行而入。 、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坐上坐。 、 《书·太早上》-坐以待旦。 、 《礼记·玉藻》-坐如尸。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夫南向坐。 、 《战国策·魏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 、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坐语未讫。
2.
【胎】
(形声。从肉,台声。本义:未生的幼体,胚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胎,妇孕三月也。 、 《尔雅》-胎,始也。 、 《庄子·知北游》-九窍者胎生。 、 《礼记·月令》-毋杀孩虫胎天飞鸟。 、 《淮南子·精神》-三月而胎。
【组词】
胎夭、 胎胞、 胎动、 胎卵、 胎形;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