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9:01
词汇“感印”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组合词,由“感”和“印”两个字组成。在这里,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这个词。
“感印”可以理解为“感受留下的印象”或“感觉的印记”。它强调的是一种深刻的、难以忘怀的感受或印象。
在文学作品中,“感印”可能用来描述某个人或**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广告学,可能会使用这个词来描述某种强烈的情感体验或记忆。
由于“感印”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现代汉语中由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强调个人体验和情感表达的文化背景下,“感印”这个词可能更受欢迎,因为它强调了个人的主观感受和记忆。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深刻的、持久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难以忘怀的美好时刻或重要**。
在我的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感印”来形容那些对我影响深远的经历,比如一次难忘的旅行或一个重要的讲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的湖面,留下了夜的感印,波光粼粼,如梦如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夜晚湖面的画面,月光洒在湖面上,形成一种宁静而深刻的感印。听觉上,可能是夜晚的虫鸣和湖水轻拍岸边的声音,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lasting impression”或“deep impression”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感印”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表达深刻感受和记忆的方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富有情感。
1.
【感】
假借为“撼”。摇动。
【引证】
枚乘《七发》-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组词】
感突、 无感、 感帨、 感移、 感动
假借为“憾”。怨恨。
【引证】
《左传·昭公十一年》。注:“楚常恨其不服顺。”-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 、 《汉书·张安世传》-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
【组词】
释感、 怀感、 感恨、 感恚
2.
【印】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印,执政所持信也。 、 蔡邕《独断》-玺者,印也。印者,信也。 、 《苍颉篇》-印,验也。 、 《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玺谓之印。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每字为一印。 、 、 、
【组词】
印务、 印券、 印佩、 印牌、 印囊、 印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