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4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41:35
感召: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感受到某种力量或影响而产生反应或行动。基本含义是指通过某种精神、道德或情感上的影响,激发或促使某人采取行动或改变态度。
感召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感”字意为感受、感应,“召”字意为召唤、召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演变为描述精神或情感上的影响和反应。
在**文化中,感召常常与道德教育、精神修养联系在一起,强调通过内在的感悟和外在的影响来提升个人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感召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向上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能够激发人们内在潜能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因为一位老师的言行而深受感召,决定投身于教育事业,希望能够像他一样影响和帮助更多的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感召”:
晨曦的微光,感召着大地, 唤醒沉睡的灵魂,迎接新的黎明。
感召这个词让我联想到阳光照耀下的广阔田野,或是教堂中庄严的钟声,这些画面和声音都能激发内心的积极情感。
在英语中,与“感召”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inspiration”或“call”,它们在不同文化和语境中也有类似的含义和用法。
通过对“感召”这个词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
【感】
假借为“撼”。摇动。
【引证】
枚乘《七发》-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组词】
感突、 无感、 感帨、 感移、 感动
假借为“憾”。怨恨。
【引证】
《左传·昭公十一年》。注:“楚常恨其不服顺。”-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 、 《汉书·张安世传》-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
【组词】
释感、 怀感、 感恨、 感恚
2.
【召】
(形声。从口,刀声。本义:呼唤)。
召唤。用言语叫人来。
【引证】
《说文》-召,呼也。从口,刀声。以言曰召,以手曰招。 、 《广雅·释诂二》-召,呼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 、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大府召视儿。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亦召供奉。
【组词】
召呼、 召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