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8:11
感叹句:感叹句是一种表达强烈情感、惊讶、赞美、喜悦、悲伤或命令的句子。它通常通过特定的语调、标点符号(如感叹号!)或特定的句型结构来体现。
感叹句作为一种句型,其词源和演变主要体现在语言的发展和变化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和语言结构也在不断演变,但感叹句的基本功能和形式保持相对稳定。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感叹句的使用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直接表达强烈情感可能被视为不礼貌或不适当,而在其他文化中则更为常见和接受。
感叹句常常引发强烈的情感反应和联想。例如,听到“多么美丽的景色啊!”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壮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到喜悦和赞叹。
在日常生活中,感叹句常用于表达即时的情感反应。例如,当我看到一场精彩的演出时,我可能会说:“这真是太棒了!”
在诗歌中,感叹句可以用来增强情感表达:
多么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寂静的夜空!
感叹句常常与强烈的视觉和听觉体验相关联。例如,看到壮丽的日出可能会引发感叹句:“这景色太美了!”
在不同语言中,感叹句的结构和使用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感叹句常使用感叹号和特定的句型结构,如“What a beautiful view!”
感叹句是语言中表达强烈情感的重要工具。它不仅增强了语言的情感表达能力,还丰富了我们的交流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灵活运用感叹句对于提升沟通效果和情感表达至关重要。
1.
【感】
假借为“撼”。摇动。
【引证】
枚乘《七发》-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组词】
感突、 无感、 感帨、 感移、 感动
假借为“憾”。怨恨。
【引证】
《左传·昭公十一年》。注:“楚常恨其不服顺。”-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 、 《汉书·张安世传》-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
【组词】
释感、 怀感、 感恨、 感恚
2.
【叹】
(形声。从欠(另一繁体从“口”),“難”省声。欠,打呵欠,与出气有关。本义:叹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叹,吞叹也。一曰太息也。 、 《墨子·备梯》-禽子再拜而叹。 、 《礼记·坊记》-戏而不叹。 、 《庄子·秋水》-望洋向若而叹。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皆叹惋。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默叹曰。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婉贞微叹曰。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叹借者之用。
【组词】
叹气嗐声、 叹恨、 叹憾、 叹笑、 叹悔、 叹喟、 叹嗟、 叹想、 叹诧、 长叹;叹一口气
3.
【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从丩(jiū),象绳丝缠结之状)。“丩”亦兼表字音。①(gōu)本义:弯曲。②句子。
语句;诗句。
【引证】
《诗·关雎》疏。按,取稽留可钩之意,曲画以识之者也。说文瞿下曰:读如章句之句,则后汉时已转其音如今言屦。-句者,局也。联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周伯琦曰:“语绝为句。”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驴上得句。 、 、 宋·王安石《伤仲永》-书诗四句。 、 宋·沈括《梦溪笔谈》-蒙蒙之句。
【组词】
句式、 句语、 句投、 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