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1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10:00
词汇“拘畏”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拘”和“畏”。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拘畏”进行深入分析。
“拘畏”字面意思是指因害怕或尊敬而拘束、不敢自由行动或表达。它通常用来描述一种心理状态,即因为某种原因(如权威、规则、传统等)而感到不自在或受限。
“拘”字古汉语中已有拘束、限制之意,“畏”字则表示害怕、敬畏。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拘畏”这一词汇,其含义在历史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拘畏”可能与尊卑有序、礼仪规范等社会观念有关。在现代社会,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人们可能更倾向于追求自由和表达,因此“拘畏”可能被视为一种需要克服的心理状态。
“拘畏”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如紧张、不安、压抑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束缚、限制和不自由。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在正式场合或面对权威人物时的拘畏感,这种感觉可能会随着经验的积累而逐渐减少。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拘畏”来表达一种内心的挣扎和渴望自由的情感:
在拘畏的阴影下,
心灵渴望着飞翔。
挣脱束缚的翅膀,
向着自由的天空翱翔。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情感状态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在英语中可能用“apprehensive”或“intimidated”来描述类似的心理状态。
通过对“拘畏”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表达方式,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思想。
1.
【拘】
(会意。从手,从句,句亦声。本义:拘留,拘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拘,止也。 、 《易·说卦》传-艮为拘随物系之。 、 《易·随》-拘系之乃从。 、 《周易》-盖文王拘而演。 、 《韩非子·十过》-狎徐君,拘齐庆封。
【组词】
拘证、 拘刷、 拘究、 拘制、 拘责、 拘闭
2.
【畏】
(会意。据甲骨文意思是鬼手拿杖打人,使人害怕。本义:害怕)。
同本义(对威势、威严的害怕)。
【引证】
《广雅·释诂二》-畏,惧也。 、 《广雅·释诂四》-畏,恐也。 、 《列子·黄帝》-不畏不怒。 、 《书·皋陶谟》-天明畏。 、 《孟子·梁惠王下》-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 、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 《战国策·齐策》-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 《资治通鉴·唐纪》-然畏愬。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忧谗畏讥。 、 明·刘基《卖柑者言》-巍巍乎可畏。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畏其唇吻。
【组词】
畏威、 畏威怀德、 畏之如虎、 畏天知命、 畏死贪生、 畏戒、 畏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