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0:2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0:21:08
词汇“权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雅或专业的词汇。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权篆”的字面意思是指权力的象征或权力的印章。在古代,权篆通常指的是官方或贵族使用的印章,这些印章代表了持有者的权力和身份。
在文学作品中,“权篆”可能用来象征权威或统治。在口语或日常交流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研究或文物鉴赏等专业领域,它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权篆”一词可能源自古代对权力象征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可能有所变化,但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保留了其历史和文化的含义。
在**传统文化中,印章(包括权篆)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们不仅是权力的象征,也是个人身份和家族荣誉的体现。在社会交往中,印章的使用也体现了礼仪和尊重。
对于我来说,“权篆”这个词可能引发一种庄严和权威的联想,它让人想到古代的仪式和正式场合,以及权力和责任的交织。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直接使用“权篆”这个词,但在阅读历史书籍或参观博物馆时,可能会遇到与权篆相关的展品或描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权篆”:
历史的尘埃中,权篆静默,
见证了王朝的兴衰与更迭。
每一道刻痕,都是时间的印记,
在岁月的长河中,诉说着不朽的传奇。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古代官员手持权篆,在重要的文书上盖下印章,这一动作可能伴随着沉重的金属声和纸张的轻微摩擦声,给人一种庄重和正式的感觉。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权力象征可能包括王冠、权杖或特定的徽章。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象征物来代表权力和权威。
通过对“权篆”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虽然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仍然是理解*古代社会结构和权力象征的关键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1.
【权】
(形声。从木,雚(guàn)声。本义:黄花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 、 《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权,黄英。 、 《诗·秦风·权舆》-于嗟乎,不承权舆。 、 《大戴礼记·诰志》-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
2.
【篆】
(形声。从竹,彖(tuàn)声。从竹,与简册有关。本义:即篆书。汉字的一种书体,通常包括大篆、小篆,一般指小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故史籀所作为大篆,李斯所作为小篆,又有以摹印者为缪篆。其实许君所云八体,唐元度所云十体,下至韦绩所云五十六种云,梦英所云十八种书,皆得之篆也。-篆,引书也。谓引笔而箸之于竹帛。 、 左思《吴都赋》。注:“篆书于素也。”-鸟书篆素。 、 明·魏学洢《核舟记》-用篆章一。
【组词】
篆炉、 篆体、 篆虫、 篆题、 篆隶、 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