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3:1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3:12:44
“五花骢”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的是一种马,特别是指毛色斑驳、有五色花纹的马。这个词汇中的“五花”指的是马身上的花纹,而“骢”则是指青白色的马。因此,“五花骢”可以理解为一种毛色斑驳、花纹独特的马。
在文学作品中,“五花骢”常常被用来形容马的美丽和独特,增添诗意和画面感。例如,在古代诗词中,诗人可能会用“五花骢”来形容一匹英俊的战马或是一匹优雅的坐骑。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马匹时,仍然可以用来表达对马的赞美。
“五花骢”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对马的描述。在古代文学和艺术中,马常常被赋予各种美丽的形容词,以表达对马的赞美和敬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特定的文学和艺术语境中仍然保留着其独特的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马被视为高贵和力量的象征。因此,“五花骢”这样的词汇在文学和艺术中常常被用来象征英勇和美丽。在古代,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战争工具,因此对马的描述往往带有浓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色彩。
“五花骢”这个词汇给人以美丽、独特和神秘的联想。它可能让人想到古代的骑士、战场上的英勇,或是田园诗中的宁静画面。这种词汇的使用可以增添文学作品的情感深度和视觉美感。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曾经参观过马场或马展,可能会遇到或听说过“五花骢”这样的马。这种马的独特外观往往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与朋友或家人分享的有趣话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五花骢”:
五花骢驰骋在草原上, 斑驳的毛色如同夜空中的星光。 它的蹄声是大地的心跳, 每一次跃动都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想象一匹“五花骢”在草原上奔跑,它的毛色在阳光下闪耀着斑驳的光芒。这种画面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自由、力量和美丽。在听觉上,可以想象马蹄踏在草地上的声音,或是马嘶声在风中回荡。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用来形容具有独特花纹的动物,如斑马在英语中被称为“zebra”,而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有不同的称呼和描述方式。
“五花骢”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在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时,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和艺术中的美学追求,以及马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个词汇的美丽和独特性使其在特定的文学和艺术创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花】
同本义。
草木花的总称。
【引证】
《汉书·张衡传》。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百卉含蘤。 、 杜甫《北征》-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 白居易《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组词】
花洞、 花石纲、 花朝日、 花魂、 花相、 花酒、 花气、 花经、 花历、 花口
3.
【骢】
青白杂毛的马。今名菊花青马。
【引证】
《说文》-骢,马青白杂毛也。从马,悤声。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
【组词】
骢马
泛指马。
【引证】
杜甫诗-闻道乘骢发,沙边待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