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1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14:31
“夜分”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夜晚的一部分,通常指的是夜晚的某个特定时段。在古代文学中,它常常用来指代深夜或夜半时分。
文学语境: 在古典文学中,“夜分”常用来营造一种静谧、神秘或忧郁的氛围。例如,在诗词中描述夜深人静时的思绪或情感。
口语语境: 在现代口语中,“夜分”使用较少,可能在一些文学性较强的对话或书面语中出现。
专业领域: 在气象学或天文学中,可能会使用“夜分”来指代夜晚的某个特定时段,但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同义词: 夜半、深夜、夜深
反义词: 清晨、黎明、破晓
“夜分”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字面结构“夜”和“分”分别表示夜晚和部分。在古代文学和文献中较为常见,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在**传统文化中,夜晚常常被赋予深沉、神秘的象征意义。因此,“夜分”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表达深沉的情感或思绪。
“夜分”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宁静、深邃的感觉,联想到夜晚的静谧和深沉的思绪。它让人想到独自一人的时刻,或是内心深处的反思和感悟。
在我的生活中,“夜分”这个词常常出现在我阅读古典诗词时,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诗人在夜晚的情感和思绪。
诗歌: 夜分时分,星辰闪烁, 寂静中,思绪如潮。 月光洒落,心事重重, 夜分,是心灵的归宿。
视觉联想: 夜分的画面常常是深蓝色的天空,星星点点,月光洒在静谧的湖面上。
听觉联想: 夜分的声音可能是远处狗吠声,或是树叶在微风中的沙沙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idnight”或“late at night”,但这些词汇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与“夜分”有所不同。
“夜分”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在古典文学和诗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描述了夜晚的某个时段,还承载了深沉的情感和思绪。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添文学色彩。
1.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
2.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