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4:14
土霸王 的字面意思是指在某一地区或领域内拥有强大势力、权力或影响力的人或团体,通常带有贬义,暗示其行为霸道、专横,不遵守法律或社会规范。
“土霸王”一词源于**民间,最初用来形容那些在地方上拥有绝对权力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贬义色彩逐渐加强,成为描述那些行为霸道、不讲理的人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土霸王”常常与地方势力、家族势力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中权力分布的不均衡和地方势力的复杂性。
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公正、压迫和暴力。它可能引发对权力滥用和社会不公的反思。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遇到过类似“土霸王”的人物,他们的行为可能对社区或个人造成负面影响,需要通过法律或社会手段来解决。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片土地上,他是无冕的土霸王,/ 风霜雨雪,皆听其号令。”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对应词汇为“local tyrant”或“dictator”,但这些词汇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
“土霸王”这个词深刻反映了社会中权力结构的不平等和滥用权力的现象。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描述社会现象。
1.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
2.
【霸】
(形声。从月。①(pò)本义:阴历每月之初始见的月光。这个意义又写作“魄”。②古代诸侯之长)。
假借为伯。指古代诸侯联盟的盟主。
【引证】
《白虎通》-霸者,伯也,行方伯之职。 、 《孟子·公孙丑上》-管仲以其君霸。 、 《孟子·离娄·丁音》-霸者,长也。言为诸侯之长。 、 《商君书·更汉》-五霸不同法而霸。
【组词】
春秋五霸;霸王请客;强留
3.
【王】
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引证】
《诗·大雅》-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 《史记·项羽本纪》-欲王关中。 、 、 《史记·留侯世家》-沛公为汉王,王巴、蜀。
作皇帝,称王。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孟子·公孙丑上》-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 《商君书》-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三代异势,而皆可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