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1:4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1:48:12
“奉三无私”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字面意思是“奉献给三无私”,其中“三无私”指的是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即天地日月无私地给予万物恩泽。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无私、公正,不偏不倚,像天地日月一样无私地对待所有人。
在文学作品中,“奉三无私”常用来赞扬那些无私奉献、公正无私的人物或行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文章中,它可以用来强调公正和无私的重要性。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政治或道德哲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公正无私的原则。
同义词:
反义词:
“奉三无私”这个成语源自《左传》,是**古代文献中的一段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学和口语表达中,强调公正无私的价值观。
在**传统文化中,“奉三无私”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和“义”,强调个人应该无私地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强调公正和无私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公共管理和法律领域。
这个成语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公正、无私和奉献。它鼓励人们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老师,他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奉三无私”,无论学生的背景如何,他都尽力帮助他们成长。这种无私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奉三无私,天地同鉴, 日月共辉,人心所向。”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无私的领导者,像太阳一样照耀着每一个人,不分贵贱。这种形象可以与温暖的阳光和广阔的天空相联系。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价值观可以通过“无私”(selflessness)和“公正”(fairness)等概念来表达。虽然具体的成语不同,但强调的价值观是相似的。
“奉三无私”这个成语强调了公正和无私的重要性,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在现代社会,它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鼓励人们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社会做出贡献。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更好地传达公正和无私的理念。
奉三无私,以劳天下。
1.
【奉】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 同: 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奉,承也。 、 《礼记·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 《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愿奉璧往使。 、 《战国策·燕策》-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组词】
奉书;奉地图;奉手
2.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私】
(形声。从禾,厶(sī)声。本义:禾;庄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盖禾有名私者也。”-私,禾也。北道名禾主人曰私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