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1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13:40
备勤:这个词汇通常用于军事、警察或其他安全相关的领域,指的是人员或设备处于待命状态,准备随时执行任务或应对突发**。字面意思是指“准备勤务”。
备勤一词源于汉语,由“备”和“勤”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备”意味着准备,“勤”意味着勤务或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安全领域。
在**,备勤的概念与纪律性和责任感紧密相关。在社会紧急情况下,备勤人员的存在给人们带来安全感。
备勤这个词给人一种紧张和责任感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随时准备应对挑战的决心和勇气。
在日常生活中,备勤的概念可以应用于各种情况,比如准备考试或项目,确保随时可以应对挑战。
在诗歌中,备勤可以被用来形容一种时刻准备迎接生活挑战的心态:
心如备勤的战士, 在生活的战场上, 随时准备迎接挑战。
备勤可以让人联想到警灯闪烁的画面,或是警笛声,这些都是紧急情况的典型象征。
在英语中,备勤可以对应为“on standby”或“on alert”,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类似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备勤这个词汇在军事和安全领域中非常重要,它代表了责任感和准备性。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专业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沟通和理解特定领域的信息。
1.
【备】
(形声。从人,備(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同本义。
【引证】
《大戴礼记·小辨》-事戒不虞曰知备。 、 《墨子·七患》-备者,国之重也。 、 《国语·周语》-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 、 《汉书·史丹传》-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
【组词】
傥荡不备
2.
【勤】
(形声。右形,左声。本义:劳累,劳苦)。
尽力多做,不断地做。
【引证】
《说文》-勤,劳也。 、 《诗·周颂·赍》-文王既勤止。 、 《礼记·玉藻》。注:“执劳辱之事也。”-勤者,有事则收之。 、 《书·天逸》-厥父母勤劳稼穑。 、 《楚辞·天问》-何勤子屠母,而死兮竟地?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会数而礼勤。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勤且艰若此。 、 《明史》-忧勤国事。 、 《国语·晋语》-好学而不勤问。 、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勤而无所。 、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昼夜勤作息。
【组词】
勤力得、 勤儿、 勤紧、 勤学、 勤勤、 勤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