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2:13
词汇“[工尺]”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或特定的专业领域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工尺”进行分析:
“工尺”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工匠使用的尺子,用于测量和制作物品。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已经很少使用,但在某些传统工艺或建筑领域可能还会提及。
“工尺”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工”指的是工匠或工作,“尺”指的是测量长度的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保留在特定的专业领域中。
在**传统文化中,工匠的地位虽然不高,但他们的技艺和工具却受到尊重。工尺作为工匠的工具之一,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技艺和对精确度的追求。
提到“工尺”,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工匠的辛勤工作和精湛技艺,以及传统工艺的美感。这个词汇带有一种传统和历史的情感色彩。
在现代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接触到“工尺”。但在参观传统工艺展览或古建筑时,可能会听到或看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将“工尺”融入到描述传统工艺或工匠精神的诗句中:
工匠手中尺,
量尽世间美。
木石皆有情,
工尺传千古。
提到“工尺”,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木匠工作时的声音,以及木头和金属的质感。视觉上,可能会想到一把古老的木尺,上面刻着精细的刻度。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工具可能被称为“尺子”或“量尺”,但“工尺”这个特定的词汇主要出现在汉语中。
“工尺”作为一个特定领域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技艺和对精确度的追求。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和工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些特定词汇的背景和用法,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增强文化素养。
1.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
2.
【尺】
(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引证】
《说文》-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