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3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36:20
词汇“容居”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
“容居”字面意思是指“容纳居住”或“适宜居住”。其中,“容”意味着容纳、接受,而“居”则指居住、住所。
由于“容居”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出现“容居之地”这样的表达,指的是适宜居住的地方。
“容居”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容”和“居”两个字组成,没有复杂的演变历史。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更为常见,但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些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常追求一个“容居”的环境,即一个适宜居住、和谐安宁的地方。这种追求反映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
提到“容居”,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和谐的社区或是舒适的家居环境,带来一种温馨、安宁的情感反应。
在现代生活中,“容居”可以用来描述一个理想的居住环境,比如在房地产广告中,开发商可能会强调其项目的“容居”特性,以吸引购房者。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容居之地,心随花开,梦随风起。”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宁静乡村或现代宜居社区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鸟鸣、溪流声或是孩子们的欢笑声。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适宜居住”的概念在各种文化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容居”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人们对理想居住环境的追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
1.
【容】
(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容,盛也。 、 《易·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 《汉书·五行志》-言宽大包容。 、 《荀子·解蔽》-故曰心容。 、 《史记·乐书》-广则容奸。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可容一人居。
【组词】
容隐、 容足、 容接、 容盛、 容民、 容民畜众、 容畜、 容受、 容放
2.
【居】
(象形。金文字形,是“踞”的本字,象人曲胫蹲踞形。本义:蹲着)。
同本义 同: 踞
【引证】
《说文》-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俗居从足。 、 《史记》-不宜居见长者。 、 《左传》-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