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1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13:36
“宣政”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宣布政令或政策,通常涉及政府或官方机构的正式公告和执行。基本含义是指政府或官方机构向公众传达其决策、政策或法律的过程。
在文学中,“宣政”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国家的政治氛围或政府的权威性。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新闻报道或政治讨论中,它是一个常见的术语。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法律或公共管理,“宣政”是一个核心概念,涉及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各个方面。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正式程度,例如“颁布”通常用于法律或法规,而“宣布”则更通用。
“宣政”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宣”意味着传达或宣布,“政”指政治或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其具体应用可能有所不同。
在历史上,“宣政”常常与的权威和国家的治理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仍然与政府的正式行为和公共政策紧密相关,反映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宣政”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正式和权威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政府的决策过程和法律的执行。它也可能引发对政策效果和公众反应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宣政”这个词,但在关注新闻或参与公共事务讨论时,这个词是理解政府行为和政策方向的关键。
在诗歌中,可以将“宣政”融入描述历史变迁或政治风云的诗句中,如:“千年宣政风云变,一纸诏书天下知。”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古代**在宫殿中宣读诏书的场景,或是现代政府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政策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庄严的宣读声或新闻播报的语调。
在英语中,“宣政”可以对应为“proclamation”或“announcement”,但这些词在语境和用法上可能有所不同,特别是在描述政府行为时。
“宣政”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它在描述政府行为和政策传达时非常重要。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政治过程和公共政策的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专业词汇对于深入参与相关领域的讨论和分析至关重要。
1.
【宣】
(形声。从宀(mián),亘(xuán)声。“宀”与房屋有关。一说据甲骨文为云气舒卷自如之象。本义:帝王的宫殿)。
古代帝王的大室,古宫室名。
【引证】
《说文》。按,当训大室也。与宽略同。-宣,天子宣室也。 、 《淮南子·本经》。注:“宣室,殷宫名,一曰狱也。”-武王破纣牧野,杀之于宣室。 、 《汉书·孝文纪》。注:“未央前正室也。”-受釐坐宣室。 、 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2.
【政】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政,正也。 、 《论语·有政》马注-政者,有所改更匡正。 、 《墨子·天志上》-必从上之政下。 、 清·秋瑾《致琴文书》-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
【组词】
正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