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6:0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6:03:35
枉费心计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白费心思,徒劳无功”。它用来形容某人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费尽心思,但最终结果却是徒劳无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枉费心计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枉费”意为“白费”,“心计”意为“心思、计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更加常用。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警示人们不要盲目努力,而应该审时度势,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它也反映了人对于效率和结果的重视。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一种无奈和失望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努力但未成功的场景,可能引发对失败者的同情或对策略的反思。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目睹朋友为了一个项目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最终因为市场变化而枉费心计。这个经历让我更加重视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
在诗歌中,可以将“枉费心计”融入到描述失败的场景中,如:
月光下,他独自叹息,
枉费心计,梦碎一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周围散落着未完成的计划书,背景音乐是低沉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失败和沮丧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 vain”或“to no avail”,它们在意义上与“枉费心计”相似,但用法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枉费心计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失败的结果,还强调了努力的徒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如今枉费心计,挣了一辈子的强,偏偏儿的落在人后头了。
1.
【枉】
(形声。从木,王声。本义:弯曲;不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枉,邪曲也。 、 《荀子·王霸》-是犹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枉道速祸。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枉用三尺。
【组词】
枉法营私、 枉矢、 枉径、 枉策、 枉路、 枉渚、 枉木、 枉直
2.
【费】
(形声。从贝,弗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花费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费,散财用也。 、 《广雅》-费,耗也。 、 《吕氏春秋·安死》。注:“财也。”-非爱其费也。 、 《论语·尧曰》-君子惠而不费。 、 《商君书·垦令》-上不费粟,民不慢农。
【组词】
费耗、 费钞、 费钞费贯、 费出
3.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4.
【计】
(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shǔ)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計,会算也。 、 《管子·七发》-计数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 、 《礼记·内则》-学书计。 、 《礼记·月令》-命农计耦耕事。 、 《国语·郑语》。注:“算也。”-计亿事。 、 诸葛亮《出师表》-计日而待。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计日以还。 、 明·魏学洢《核舟记》-而计其长。 、 《聊斋志异·促织》-蹄躈各千计。
【组词】
计会、 计口、 计度、 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