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4:1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4:12:43
宅居: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待在家里不出门”,通常指的是一个人长时间待在自己的住所内,不参与外部社交活动或外出。
“宅居”一词源自汉语,由“宅”和“居”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住所和居住。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个词在年轻人中尤其流行,用来描述一种生活方式选择。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数字时代,“宅居”文化逐渐兴起,许多人选择在家工作或通过网络社交,减少实体社交活动。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人对个人空间和时间的需求。
“宅居”可能让人联想到舒适、安静和自由,也可能带来孤独和隔离的感觉。个人对“宅居”的情感反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个人经历和性格。
在疫情期间,许多人被迫宅居在家,这改变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例如,有人通过在线课程学习新技能,有人通过视频会议保持工作联系。
在诗歌中,“宅居”可以用来表达对家的依恋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宅居深处,书香满屋, 窗外风雨,心中宁静。
在不同文化中,“宅居”可能有不同的表达和理解。例如,在日本,“御宅族”(Otaku)指的是对特定领域(如动漫、游戏)有极深兴趣并宅居在家的人。
“宅居”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生活方式,也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个人空间和时间的新需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宅居”的多种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个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
1.
【宅】
(形声。从宀(mián),乇(zhé)声。本义:住所;住处)。
同本义。
【引证】
小徐本《说文》-宅,所托居也。 、 《易·象传》-上以厚,下安宅。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 、 汉·刘向《列女传》-便利田宅。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 、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 、 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组词】
卜宅、 宅司、 宅券、 宅相、 宅神、 宅屋
2.
【居】
(象形。金文字形,是“踞”的本字,象人曲胫蹲踞形。本义:蹲着)。
同本义 同: 踞
【引证】
《说文》-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俗居从足。 、 《史记》-不宜居见长者。 、 《左传》-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