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4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45:27
“宅屋”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指的是一个用于居住的房屋,通常强调的是一个封闭的、私人的生活空间。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也承载了居住者的日常生活和情感寄托。
在文学中,“宅屋”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角色的小世界,反映其内心状态或生活状态。在口语中,它可能简单地指代一个人的家。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或房地产,它可能涉及更具体的房屋设计、结构或市场价值。
同义词中,“住宅”更偏向于法律或官方文件中的用语,“居所”则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家”强调情感联系,“寓所”则常用于较为正式或临时的居住地。
“宅屋”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源自古代对居住空间的称呼。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含义逐渐丰富,从简单的居住功能扩展到包括情感、文化等多重意义。
在**文化中,“宅屋”常常与家庭、传统和社会地位联系在一起。它不仅是生活的场所,也是传承文化和价值观的地方。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宅屋的设计和功能也在不断变化,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对于许多人来说,“宅屋”可能唤起温馨、安全、归属感的情感反应。它是一个避风港,一个可以放松和做回自己的地方。
在我的生活中,宅屋是我每天回归的地方,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喧嚣,回到宅屋总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在诗歌中,可以将“宅屋”比喻为心灵的港湾:
在喧嚣的都市边缘, 我的宅屋静静矗立, 它是心灵的港湾, 在每个疲惫的夜晚, 为我提供温暖的庇护。
想象一个安静的夜晚,宅屋的窗户透出柔和的灯光,屋内传来轻柔的音乐,这样的场景会给人以宁静和安心的感觉。
在英语中,“宅屋”可以对应为“home”或“residence”,但“home”更多地强调情感和归属感,而“residence”则更偏向于法律或官方的用语。
通过对“宅屋”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中的多重意义和文化价值。它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情感和文化的载体,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有着重要的影响。
1.
【宅】
(形声。从宀(mián),乇(zhé)声。本义:住所;住处)。
同本义。
【引证】
小徐本《说文》-宅,所托居也。 、 《易·象传》-上以厚,下安宅。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 、 汉·刘向《列女传》-便利田宅。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 、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 、 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组词】
卜宅、 宅司、 宅券、 宅相、 宅神、 宅屋
2.
【屋】
(屋的本义是幄,后来“屋”指房屋,另造“幄”字。会意。从尸,从至。尸,与房屋有关,“至”表示来到。人来到这里居住之意。本义:帐幕。“幄”的本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灏曰:“古宫室无屋名。古之所谓屋,非今之所谓屋也。”-屋,居也。 、 《诗·大雅·抑》。传:“屋,小帐也。”-尚不愧于屋漏。 、 《汉书·南粤王佗传》-去帝制黄屋左纛。 、 《汉书·陆贾传》。师古曰:“黄屋,谓车上盖也。”-去黄屋称制。
【组词】
屋幕、 屋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