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8:49
“孤犊”一词的字面意思是失去母亲的小牛。基本含义是指失去父母或保护者的幼小生命,常用来比喻孤儿或无助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孤犊”常用来象征孤独、无助和需要保护的形象。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下,如讨论动物保护或孤儿问题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动物学或社会学,这个词可能用于描述特定的情况或研究主题。
“孤犊”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孤”意为单独、无伴,“犊”指小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用来比喻人类社会中的孤儿或无助的人。
在**传统文化中,孤儿常常被视为需要特别关爱的对象。因此,“孤犊”这个词在社会关怀和慈善活动中经常被提及,强调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支持。
“孤犊”这个词带有一种悲伤和同情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孤独、脆弱和需要帮助的形象,激发人们的同情心和保护欲。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参与过一个动物保护项目,我们救助了一只受伤的孤犊,并帮助它找到了新的家庭。这个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孤犊”这个词背后的情感和责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孤犊”:
在寂静的草原上,
一只孤犊低声哀鸣,
寻找着母亲的温暖,
渴望着爱的拥抱。
想象一只孤犊在草原上孤独地行走,背景音乐是柔和而悲伤的旋律,这样的视觉和听觉联想能够加深人们对“孤犊”这个词的理解和情感共鸣。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orphan calf”,但在文化内涵和使用频率上可能有所不同。在不同的文化中,对孤儿的关怀和支持的重视程度也会影响这个词的使用和理解。
通过对“孤犊”这个词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和情感表达。这个词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动物描述,更是一个充满情感和象征意义的词汇,对于理解和表达孤独、无助和需要保护的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1.
【孤】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孤,无父也。 、 《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如孤子。 、 《国语·周语》-司民协孤终。 、 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 、 《左传·昭公十四年》-救灾患,宥孤寡。 、 孔衍《汉魏春秋》-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
2.
【犊】
(形声。从牛,卖声。小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犊,牛子也。 、 《礼记·礼器》-诸侯膳以犊。 、 《礼记·郊特牲》-用犊贵诚也。
【组词】
犊牛、 犊角茧、 犊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