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3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8:37:06
“五陵英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指的是居住在五陵地区的英俊少年。五陵指的是汉代五个**的陵墓所在地,分别是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和平陵,这些地方在当时是贵族和豪门的聚居地,因此“五陵英少”通常用来形容出身名门、风度翩翩的年轻男子。
“五陵英少”源于汉代,当时的五陵地区是贵族聚居地,因此这个词汇带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文学作品中仍能见到其身影。
在汉代,五陵地区是贵族和豪门的象征,因此“五陵英少”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贵族文化和审美标准。在现代,这个词汇更多地被用来表达一种古典美和贵族气质。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高贵、优雅的感觉,同时也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它让人联想到古代贵族的生活和风范,以及那个时代的文化和艺术。
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我经常遇到“五陵英少”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贵族的生活和文化。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五陵英少,风华绝代,一袭青衫,漫步在古道的尽头。”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身着古装的英俊少年,漫步在古朴的街道上,背景是古老的建筑和繁华的市集。音乐上,可能会联想到古筝或笛子的悠扬旋律。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贵族子弟”或“绅士”,但“五陵英少”带有更具体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五陵英少”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绘了古代贵族的形象,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审美和文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和历史。
结客五陵英少,脱手黄金一笑,霹雳应弓弦。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陵】
(形声。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夌(líng)声。本义:大土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陵,大阜也。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殽有二陵焉。 、 《国语·齐语》-陵阜陆墐。 、 《易·渐卦》-鸿渐于陵。 、 《聊斋志异·促织》-古陵蔚起。
3.
【英】
(形声。从艸,央声。本义: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英,草荣而不实者。 、 《诗·郑风·有女同车》。传:“华也。”-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 《离骚·夕餐》。注:“华也。”-秋菊之落英。 、 谢庄《月赋》。注:“若木之英也。”-嗣若英于西冥。 、 《管子·禁藏》。注:“谓草木之初生也。”-毋夭英。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落英缤纷。
【组词】
落英、 英华
4.
【少】
(会意。小篆从小,丿(piě)声。本义:不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少,不多也。 、 《太玄·玄衡》-少,微也。 、 《易·略例》-夫少者,多之所贵也。 、 《仪礼·乡射礼》-宾少进。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险以远,则至者少。 、 《韩非子·五蠹》-人民少而财有余。
【组词】
少一时、 少可、 少冗、 少甚么、 少才、 少年、 少好、 少言寡语、 少说、 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