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1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3:13:32
“五院”在中文语境中可以有多种含义,具体取决于上下文。最常见的含义是指古代的五个最高学府,即国子监、太学、四门学、书学和算学。在现代语境中,“五院”也可能指的五个最高司法机构,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
“五院”一词源于**古代的教育和司法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涵盖了更多的现代司法机构。
在**文化中,“五院”代表着权威和正统,无论是古代的学府还是现代的司法机构,都体现了国家对知识和法律的重视。
提到“五院”,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庄严、权威和传统。这个词激发了对历史和法律的尊重感。
在个人经历中,提到“五院”可能会让人想起历史课程中学*的**古代教育体系,或是现代法律课程中讨论的司法机构。
在诗歌中,可以将“五院”比喻为知识的殿堂,如:
五院巍峨立中央, 知识之光耀四方。 学子心怀梦想来, 法律之剑护国疆。
视觉上,“五院”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建筑和庄严的法庭。听觉上,可能会想到学者的讨论声或法庭的宣判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机构可能被称为“最高法院”、“学府”等,但“五院”这一特定词汇是**独有的。
“五院”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着*古代的教育和司法历史,也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法律体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五院”的含义和背景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的文化和法律。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院】
(形声。从阜(fù),完声。“阜”是土山,与土、建筑有关。本义:庭院,院子。房屋围墙以内的空地)。
同本义。
【引证】
《广雅》-院,垣也。 、 《玉篇》-院,周垣也。 、 《增韵》-有垣墙者曰院。 、 汉·司马光《西江月》-深院月明人静。
【组词】
前院;后院;深宫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