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4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5:48:25
“不少”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数量很多,不是少数。它通常用来强调某事物的数量超出一般的预期或标准。
“不少”由“不”和“少”两个字组成,其中“不”表示否定,“少”表示数量少。在古代汉语中,“不少”就已经存在,用来表示数量不是很少,随着语言的发展,其使用范围和语境逐渐扩大。
在**文化中,“不少”常用于强调事物的普遍性或重要性,如在描述社会现象时,“不少年轻人选择创业”反映了社会趋势。
“不少”给人以积极、肯定的情感反应,因为它通常与正面的事物或情况相关联,如“不少成就”、“不少进步”。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不少”来描述参与某项活动的人数或某件事的影响范围,如在一次社区活动中,“不少居民参与了清洁工作”。
在诗歌中,“不少”可以用来增强表达效果,如:
春风拂过,花开的不少,
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
在英语中,“不少”可以对应为“a lot of”或“many”,但“不少”在汉语中更强调超出预期,而“a lot of”和“many”更侧重于数量的多。
“不少”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词汇,它不仅强调数量的多,还带有超出预期的意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合理使用“不少”可以增强语句的表达力和感染力。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不少”的理解更加全面,也更能灵活运用在不同的语境中。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少】
(会意。小篆从小,丿(piě)声。本义:不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少,不多也。 、 《太玄·玄衡》-少,微也。 、 《易·略例》-夫少者,多之所贵也。 、 《仪礼·乡射礼》-宾少进。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险以远,则至者少。 、 《韩非子·五蠹》-人民少而财有余。
【组词】
少一时、 少可、 少冗、 少甚么、 少才、 少年、 少好、 少言寡语、 少说、 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