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4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48:04
“五陵”一词源自古代,特指汉代长安城外的五个皇家陵墓群,分别是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和昭陵。这些陵墓是汉代及其家族的安息之地,因此“五陵”也常用来泛指贵族或豪门的聚居地。
在文学作品中,“五陵”常被用来描绘贵族生活的奢华与繁华,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秋兴八首》中有“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的诗句,形容贵族子弟的豪奢生活。在口语中,“五陵”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文化讨论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词汇。
“五陵”一词的词源直接来源于汉代长安城外的五个皇家陵墓群。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演变成一个文化符号,代表贵族和奢华生活。
在**古代社会,“五陵”不仅是皇家陵墓的代称,也是贵族文化的象征。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等级制度和贵族文化的影响。
“五陵”一词常带有一种历史沧桑感和贵族气息,给人以豪华、尊贵和历史沉淀的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五陵”一词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历史、文化或贵族生活时,它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使用:“五陵春色晚,花落人独立。”
想象一幅画面:古老的五陵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庄严,远处传来古筝的悠扬声音,营造出一种古典而神秘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五陵”的词汇,但类似的词汇如“贵族区”或“皇家墓地”可以提供类似的联想。
“五陵”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不仅代表了*古代的贵族文化,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历史。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陵】
(形声。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夌(líng)声。本义:大土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陵,大阜也。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殽有二陵焉。 、 《国语·齐语》-陵阜陆墐。 、 《易·渐卦》-鸿渐于陵。 、 《聊斋志异·促织》-古陵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