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1:5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1:54:13
死胎是指在母体子宫内死亡的胎儿,通常在妊娠20周以后被认定为死胎。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未能存活到出生的胎儿。
死胎这个词由“死”和“胎”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死”指生命终结,“胎”指子宫内的胎儿。随着医学的发展,这个词的定义和使用逐渐标准化。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死胎可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处理方式。在一些文化中,死胎可能被视为家族的悲剧,而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更强调医学和心理支持。
死胎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悲伤和悲剧的情感色彩。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母体的痛苦以及家庭的失落。
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朋友或亲人遭遇死胎的情况,这种经历往往伴随着深刻的情感冲击和心理调适过程。
在诗歌中,死胎可以被用作象征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在母体的温暖中, 生命悄然离去, 死胎,是未绽放的花, 是未完成的梦。
死胎可能让人联想到医院的白色墙壁、安静的病房和悲伤的音乐,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对这个词的联想。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死胎的表达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文化中,可能更倾向于保密和低调处理,而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更开放和支持。
死胎这个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医学术语,也是一个涉及情感、文化和生命的复杂词汇。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时,需要考虑到其背后的情感和社会因素。
1.
【死】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死,民之卒事也。 、 《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 、 《礼记·曲礼》-庶人曰死。 、 《礼记·檀弓》-沁人曰死。 、 《左传·哀公十六年》-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 、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亡何国变,宁南死。
【组词】
死生、 死过、 死限、 死却、 死不残、 死去还魂、 死费尽残、 死数里算帐、 死耗、 死君
2.
【胎】
(形声。从肉,台声。本义:未生的幼体,胚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胎,妇孕三月也。 、 《尔雅》-胎,始也。 、 《庄子·知北游》-九窍者胎生。 、 《礼记·月令》-毋杀孩虫胎天飞鸟。 、 《淮南子·精神》-三月而胎。
【组词】
胎夭、 胎胞、 胎动、 胎卵、 胎形;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