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7:17
词汇“[弭从]”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该词汇的资料较少,我将尝试从我能找到的信息中进行分析。
“弭从”在古汉语中可能意味着“停止跟随”或“不再依从”。其中,“弭”字有停止、消除的意思,“从”字则表示跟随、依从。
由于“弭从”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语境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它可能用于描述某人或某群体停止对另一方的追随或服从。
“弭”字在古代汉语中常用于表示停止或消除,如“弭兵”(停止战争)。“从”字则是一个常见的动词,表示跟随或依从。这两个字的组合可能在古代文献中出现,但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
在古代社会,忠诚和服从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弭从”这样的词汇可能用于描述一种重大的转变或背叛行为。
对于我来说,“弭从”可能带来一种决绝和转变的情感联想,它暗示着一种从旧有状态中解脱出来的决心。
由于“弭从”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岁月的长河中,我弭从了过去的阴影,迎接新的曙光。”
由于“弭从”是一个较为抽象的词汇,它可能不会直接引发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但它可能与某种决绝的画面或音乐中的转折点相关联。
由于“弭从”是一个较为特定的古汉语词汇,它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弭从”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非常有限。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尽管它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但它在文学和历史研究中可能仍有其价值。
1.
【弭】
(形声。从弓,耳声。本义:角弓,末端用骨做装饰的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骨饰两头,不缴束,不漆。-弭,弓无缘,可以解辔纷者。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
2.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