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5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58:08
瓮天之见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从瓮中看天”,比喻见识狭小,眼界狭窄。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视野受限,不能看到事物的全貌或本质。
在文学作品中,瓮天之见 常用来批评那些思想保守、缺乏远见的人。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对外界了解甚少,或者对某个领域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在专业领域,如哲学或心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讨论认知局限性。
瓮天之见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外物》:“瓮中方寸之天,不足以语大。”后来逐渐演变成形容人见识狭小的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天人合一”和“大我”的观念,因此瓮天之见** 这样的成语常常被用来批评那些只关注个人或局部利益,忽视整体和大局的人。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封闭和局限的感觉,让人联想到被困在一个小空间里,无法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这种感觉可能会激发人们追求更广阔视野和更深层次理解的愿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他们的观点和行为显得非常狭隘,这时我们可以用瓮天之见 来形容他们的局限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瓮天之见难窥全, 心随云卷望无边。 破壁飞去寻真谛, 不拘一格展新篇。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个巨大的瓮中,抬头看天,天空只露出一小片。这样的画面给人一种压抑和局限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unnel vision”,意指视野狭窄,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与瓮天之见 有相似的含义。
瓮天之见 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思想,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似逢海若谈秋水,始觉醯鸡守瓮天。
1.
【瓮】
(形声。从瓦,公声。本义:陶制盛器,小口大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罋,汲缾也。 、 《广雅·释器》-瓮,瓶也。 、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见】
“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引证】
《广雅》-见,示也。 、 《易·乾》。注:“出潜离隐,故曰见。”-见龙在田。 、 《汉书·韩信传》-情见力屈。 、 《战国策·燕策》-图穷而匕首见。 、 《孟子·梁惠王上》-见于王。 、 《论语·季氏》-见于孔子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其末立见。 、 《三国演义》-有虹见于玉堂。 、 吴均《与朱元思书》-有时见日。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组词】
见影、 见得
介绍,推荐。
【引证】
《论语·微子》-见其二子焉(让他两个儿子出见子路。见通“现”,使……现。焉,于之,向子路)。 、 《墨子·公输》-见我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