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2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27:13
词汇“[潴蓄]”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使用频率不高,因此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潴蓄”进行分析:
“潴蓄”的字面意思是水停滞不流,积聚在某处。在汉语中,它通常用来形容水或其他液体因为某种原因而积聚、停滞不前。
在文学作品中,“潴蓄”可能用来描绘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如描述湖泊、池塘或水坑中的水停滞不动的情景。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使用,因为它过于文雅和专业。在专业领域,如水利工程或环境科学中,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来描述水的积聚情况。
“潴蓄”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演变过程中保持了基本的意思,即水的积聚。在现代汉语中,由于其使用频率不高,其意义和用法相对固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常常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如生命、流动、变化等。而“潴蓄”则可能象征着停滞、阻碍或困境,这与水的流动性和生命力形成对比。
“潴蓄”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压抑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停滞不前、无法流动的困境。在情感上,它可能引起一种想要改变现状、寻求突破的冲动。
由于“潴蓄”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需要使用它的场合。然而,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或专业文献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潴蓄”来描绘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景象:
月光下,池水潴蓄,
静谧如镜,映照着夜的深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静止的湖面,水面上没有一丝波纹,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偶尔的鸟鸣打破这份宁静。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潴蓄”的词汇,但会有描述水停滞积聚的类似表达。
“潴蓄”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丰富了汉语的表达能力,尤其是在描绘静态水景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提升语言的细腻度和表达的深度。
1.
【潴】
(形声。从水,猪声。本义:水停聚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周礼·地官·稻人》-以潴畜水。
【组词】
潴泺
蓄积。
【引证】
《水经注》-渚水潴涨,方广数里。
【组词】
潴水、 潴泄、 潴畜,潴蓄、 潴溉
2.
【蓄】
(形声。从艸,畜声。本义:积聚,储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蓄,积也。 、 《广雅》-蓄,聚也。 、 《诗·邶风·谷风》-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 张衡《东京赋》-洪恩素蓄。 、 《贾子·无蓄》-蓄积者,天下之太命也。 、 《礼记·王制》-无三年之蓄。 、 《韩非子·初见秦》-蓄积索,田畴荒。 、 《国语·楚语下》-积货滋多,蓄怨滋厚。 、 《新五代史》-将军蓄米,将疗饥乎;将破敌乎?
【组词】
蓄火、 蓄菜、 蓄余、 蓄毓、 蓄租、 蓄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