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2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20:45
词汇“哲命”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哲”通常指哲学、智慧,而“命”可以指生命、命运或命令。因此,“哲命”可以理解为与哲学或智慧相关的生命或命运。
“哲命”可以解释为:
由于“哲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表达深奥的哲学思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在专业领域,如哲学研究中,可能会用来探讨哲学思想与个体生命的关系。
“哲命”不是一个传统汉语词汇,可能是现代创造的词汇,用于特定语境或文学创作中。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哲命”可能被用来强调哲学思考对个体生命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追求精神层面满足和自我实现的群体中。
“哲命”可能引发对生命深层次意义的思考,带来一种深沉、内省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哲学家、思想家以及他们对生命和宇宙的探索。
由于“哲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在个人写作或思考中,可能会用它来表达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哲命”来表达对生命深层次的探索和感悟:
在时间的河流中,我寻找哲命的光芒,
每一滴水珠,都是思想的涟漪。
“哲命”可能让人联想到深邃的星空、古老的图书馆或沉思的哲学家形象。在音乐中,可能会联想到缓慢、深沉的旋律,表达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由于“哲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明显。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或概念,如“philosophical life”或“philosophical destiny”。
“哲命”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它强调了哲学思考对个体生命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可以用来丰富表达的深度和内涵,尤其是在探讨生命意义和哲学思考时。
1.
【哲】
(形声。从口,折声。本义:聪明,有智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文从三吉(嚞),字亦作喆。作悊-哲,知也。 、 《尔雅》-哲,智也。 、 《诗·大雅·下武》-世有哲王。 、 《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诚。 、 《书·伊训》-敷求哲人。 、 《汉书·叙传》-或悊或谋。 、 《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
【组词】
哲士、 哲子、 哲艾、 哲母、 哲匠、 哲明、 哲夫、 哲思、 哲妇、 哲圣
贤明的人;有智慧的人。
【引证】
《书·大诰》-尔庶邦君,越尔御事;爽邦由哲。
【组词】
先哲;哲人其萎
2.
【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命,使也。 、 汉·蔡邕《独断》-出君下臣名曰命。 、 《贾子·礼容》-语下命者,制令也。 、 《文选·闲居赋序》注-凡尊者之言曰命。 、 《诗·大雅·卷阿》-维君子命。 、 《仪礼·燕礼》-某固辞不得命。 、 《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命田舍东郊。 、 《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 清·周容《芋老人传》-命妪煮芋。 、 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组词】
命酌、 命席、 命酒、 命乐、 命官、 命材、 命事、 命使、 命将、 命相、 命讨、 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