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9:30
“哲人其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哲人已经凋谢”,比喻有智慧、有才能的人去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表达对已故智者的哀悼和尊敬。
在文学作品中,“哲人其萎”常用于悼念文学家、思想家或哲学家。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正式的悼词或纪念文章中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哲学、文学研究中,这个成语用于表达对领域内重要人物的哀悼。
同义词:
反义词:
“哲人其萎”源自古代汉语,具体出处不详,但在古代文献和诗词中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主要用于表达对已故智者的哀悼。
在**传统文化中,智者和哲人受到极高的尊重。因此,“哲人其萎”不仅是对个人去世的哀悼,也是对知识和智慧传承的损失的哀叹。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深沉的哀伤和敬意,让人联想到古代智者的形象,如孔子、老子等。它唤起对知识和智慧的尊重,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听到某位学术界或思想界的重要人物去世时,我会使用“哲人其萎”来表达我的哀悼和敬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哲人其萎,星辰陨落, 智慧之光,永存心间。”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古代智者的画像或雕塑,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哀悼的音乐或悼词的朗诵。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sage has passed away”或“a wise man has departe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尊重是相似的。
“哲人其萎”是一个充满敬意和哀思的成语,它不仅是对个人去世的哀悼,也是对知识和智慧传承的损失的哀叹。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
学人文人同声哀悼,‘泰山其颓,~’的成语,在祭文挽联哀诗中随处露脸。
1.
【哲】
(形声。从口,折声。本义:聪明,有智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文从三吉(嚞),字亦作喆。作悊-哲,知也。 、 《尔雅》-哲,智也。 、 《诗·大雅·下武》-世有哲王。 、 《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诚。 、 《书·伊训》-敷求哲人。 、 《汉书·叙传》-或悊或谋。 、 《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
【组词】
哲士、 哲子、 哲艾、 哲母、 哲匠、 哲明、 哲夫、 哲思、 哲妇、 哲圣
贤明的人;有智慧的人。
【引证】
《书·大诰》-尔庶邦君,越尔御事;爽邦由哲。
【组词】
先哲;哲人其萎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3.
【其】
期限。 同: 期
【引证】
《易·系辞下》-既辱且危,死其将至。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4.
【萎】
(形声。从艸,委声。本义:枯槁、凋谢)。
同本义。
【引证】
《广韵》-萎,蔫也。 、 《集韵》-萎,草木枯死。 、 《楚辞·离骚》-虽萎绝其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 《一切经音义》九引声类-萎,草木菸也。 、 《诗·小雅·谷风》-无木不萎。
【组词】
萎绝、 萎枯、 萎败、 萎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