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2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5:51
公比 在数学中是一个术语,指的是等比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值。具体来说,如果一个数列的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是一个常数,那么这个常数就称为该等比数列的公比。
在数学领域,公比 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描述等比数列的特性。在教育语境中,它可能出现在数学教科书或课堂讲解中。在日常口语中,除非是与数学相关的讨论,否则这个词汇不太常见。
公比 这个词源自数学术语,直接来源于对等比数列性质的描述。随着数学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和理解在数学领域内保持相对稳定。
在数学教育中,公比 是一个基础概念,对于理解更复杂的数学问题和理论至关重要。在社会背景中,它可能不具有广泛的文化意义,但在数学教育和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
对于数学爱好者或学生来说,公比 可能引发对数学规律和逻辑美的欣赏。对于不擅长数学的人来说,它可能带来挑战和困惑。
在高中数学课上,我第一次接触到等比数列和公比的概念,这帮助我理解了复利的计算方法,这在经济学和日常生活中非常有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像等比数列的公比,时间的流逝无声无息,每一刻都是前一瞬的延续,却又是全新的开始。”
公比 可能让人联想到数学图表中的等比曲线,或者是计算器按键的声音,这些都是与数学计算相关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不同语言中,公比 的翻译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数学定义和用法在全球范围内是一致的。
公比 是一个精确的数学术语,对于理解等比数列和相关数学概念至关重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专业术语可以增强对特定领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2.
【比】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六月》-比物四骊。 、 《尔雅·释鸟》-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 《史记·天官书》-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 、 《周礼·世妇》。注:“次也。”-比其具。 、 《周礼·田仆》-及献比禽。 、 《孟子·滕文公上》-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 《战国策·燕策》-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 《聊斋志异·促织》-纳比笼中。
【组词】
比肩、 比物、 比集、 比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