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2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29:34
“不可造次”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不能轻率行事或不能随意冒犯。它强调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谨慎、尊重或遵循一定的规矩和礼仪。
在文学作品中,“不可造次”常用于描述对权威、长辈或重要场合的尊重。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提醒某人不要轻率或鲁莽行事。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外交,这个词组强调了正式和谨慎的态度。
“不可造次”源自古代汉语,其中“造次”原指匆忙、轻率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组被广泛用于强调在特定情境下的谨慎和尊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长辈和权威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不可造次”在社会交往中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家庭和正式场合。
这个词组给人一种庄重和正式的感觉,让人联想到需要谨慎和尊重的场合。它提醒人们在特定情境下要保持适当的行为和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家庭聚会中听到长辈用“不可造次”来提醒年轻一代要尊重长辈和传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时光的长河里,不可造次,每一刻都需珍惜。”
视觉上,这个词组可能让人联想到正式的会议室或庄重的家庭聚会。听觉上,它可能与严肃的语调或正式的演讲相关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o not be hasty”或“act with due respect”,强调在特定情境下的谨慎和尊重。
“不可造次”是一个强调谨慎和尊重的成语,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组对于维护社会和谐和个人形象都非常重要。
曾朴《孽海花》第16回:“凡奇突的事倒~,还是等你好一点,晚上偷偷儿去探一回。”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可】
3.
【造】
(形声。从辵(chuò),告声。本义:到;往某地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造,就也。 、 《书·盘庚》-咸造勿亵在王庭。 、 《周礼·司门》-凡四方之宾 客造焉。 、 《仪礼·士丧礼》-造于西阶下。 、 《战国策·宋策》-而造大国之城下。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造饮辄尽。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明日造朝。 、 宋·沈括《梦溪笔谈》-造玉清宫。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造左公第。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组词】
造劫历世、 造历幻缘、 造适、 造胜、 造门
4.
【次】
(形声。从欠,二声。本义:临时驻扎和住宿)。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檀弓上》注-次,舍也。 、 《左传·襄公十八年》-楚师伐郑,次于鱼陵。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泰伯素服郊次。 、 《书·泰誓中》-王次于河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