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3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30:34
词汇“案论”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其构成部分“案”和“论”来进行分析。
“案”通常指的是案件、案例或者文件、记录等含义,而“论”则指的是讨论、论述或者理论。结合起来,“案论”可以理解为对某个案件或案例的讨论或论述。
在法律领域,“案论”可能指的是对某个法律案件的详细讨论或分析。在学术研究中,可能指的是对某个案例的研究或理论探讨。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
“案”和“论”都是汉语中的基本词汇,没有特别复杂的词源。它们的组合可能是为了特定语境下的需要而形成的。
在法律文化中,对案件的讨论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案论”在法律领域可能有一定的使用频率。
对于法律专业人士来说,“案论”可能带来严谨、专业和深入分析的联想。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更多地联想到复杂和严肃的讨论。
(由于“案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不多)
在创作中,可以将“案论”用于描述对某个复杂问题的深入探讨,例如:“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命运的案论,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由于“案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视觉和听觉联想可能不太明显)
(由于“案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跨文化比较可能不太适用)
“案论”作为一个组合词汇,主要在特定领域(如法律)中使用,用于描述对案件的深入讨论或分析。在日常语言中可能不太常见,但在专业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扩展专业词汇量。
1.
【案】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同本义。
【引证】
《史记·田叔列传》-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 、 《后汉书·梁鸿传》-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组词】
捧案;案杯
2.
【论】
(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引证】
《说文》-论,议也。 、 《论语序集解》-论理也,次也。 、 《周礼·考工记》。注:“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坐而论道。 、 《史记·张仪传》-臣请论其故。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留连论诗。 、 《资治通鉴·汉纪》-与蒙论议。 、 诸葛亮《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十几人论议。
【组词】
论道、 论黄数黑、 论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