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4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46:49
“仕官”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担任官职或从事政府工作。在古代**,仕官通常指的是通过科举考试或其他途径进入官僚体系,担任各级政府官员的人。
“仕官”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仕”指服务或担任职务,“官”指政府官员。随着时间的推移,“仕官”逐渐被“官员”和“公务员”等现代词汇所取代。
在传统文化中,仕官被视为一种高尚的职业,代表着社会地位和权力。科举制度是选拔仕官的主要途径,这一制度在历史上持续了千年。
“仕官”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官僚体系、科举考试和官员的权力与责任。它也可能引发对古代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的思考。
在阅读历史书籍或观看古装剧时,我经常遇到“仕官”这个词,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仕官”来描绘古代官员的形象和情感:
仕官行于朝,心系百姓忧。
清风两袖间,廉洁自悠悠。
想象一位穿着古代官服的仕官,行走在宫廷之中,背景音乐可能是古筝或笛子的悠扬旋律,这样的场景能很好地传达“仕官”的氛围。
在英语中,“仕官”可以对应为“official”或“bureaucrat”,但这些词汇缺乏“仕官”所蕴含的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
“仕官”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职业,还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在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时,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古代的历史和文化。
1.
【仕】
(会意。从人,从士。本义:做官)。
同本义。
【引证】
《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 、 《后汉书·崔骃传》-常经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申子请仕其从兄官。 、 《论语·微子》-不仕无义。 、 《孟子·梁惠王上》-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 马中锡《中山狼传》-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 、 清·周容《芋老人传》-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
【组词】
仕官、 仕途经济、 仕止、 仕路
2.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