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1:23
“丑态毕露”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丑陋的样子完全暴露出来。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物的缺点、不足或不良行为在某种情况下被彻底揭露,无法掩饰。
“丑态毕露”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丑”和“露”这两个概念的长期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该词汇的使用逐渐从文学扩展到日常生活和专业领域。
在文化中,“丑态毕露”常常与面子文化相关联,因为人非常重视面子和形象。因此,该词汇的使用往往带有一定的社会批评意味。
该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和批判性的,因为它揭示了某人的不足或失败。在联想上,人们可能会想到尴尬、失败或道德上的缺失。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目睹过一位同事在重要会议上的失误,导致他的丑态毕露,这让我意识到在公众场合保持专业和冷静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月光的审判下,他的丑态毕露,如同夜幕下的阴影,无处遁形。”
在视觉上,该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尴尬的表情或失败的场景。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嘲笑声或失望的叹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ow one's true colors”或“reveal one's true nature”,它们都表达了在某种情况下暴露真实面目的意思。
“丑态毕露”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它不仅揭示了语言的表达力,也反映了社会对于形象和面子的重视。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提高语言的精确性和表现力至关重要。
贾琏亦丑态毕露。
若行步蹒跚,~,虽小亦奚以为。
贾琏的女儿生病,他离开王熙凤独居寂寞难奈,突然想起酒头厨子多官的媳妇美貌无比、生性轻浮、拈花惹草,就打发小厮去与那娘子一说,她也倾心于贾琏,于是贾琏就去相会,两人像干柴烈火一般热烈地做爱,那媳妇越浪,贾琏越丑态毕露
1.
【丑】
(形声。从鬼,酉声。古人以为鬼的面貌最丑,故从鬼。本义:貌丑。按:在古代,“醜”和“丑”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除作地支和时辰用“丑”以外,都不能写作“丑”。现在“醜”字简化为“丑”)。
可恶。
【引证】
《说文》-醜,可恶也。 、 《大戴礼记·易本命》-耗土之人醜。 、 《楚辞·橘颂》-姱而不醜兮。 、 《诗·小雅·十月之交》。传:“恶也。”-亦孔之醜。
【组词】
丑名、 丑言、 丑攀谈、 丑徒、 丑语
2.
【态】
(会意。从心,从能。简体字为形声。从心,太声。本义:姿态,姿势与状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曰意态。从心能,会意。心所能必见于外也。”-態,意态也。 、 《虞书》。郑注:“能,恣也,恣即态也。”-柔远能迩。 、 《荀子·成相》。按:“诈态也。”-人之态不如备。 、 张衡《西京赋》-尽变态乎其中。 、 《楚辞·大招》-滂心淖态。 、 傅毅《舞赋》-狗偷致态。 、 《楚辞·离骚》-宁溘死而流亡兮,予不忍为此态也。 、 李渔《芙蕖》-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 、 《淮南子》-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 、 唐·杜牧《阿房宫赋》-尽态极妍。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密则无态。
3.
【毕】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端象网形,下端是柄,古时用以捕捉鸟兽、老鼠之类的器具。金文又在上面加个“田”,意思是田猎所用的网。本义:打猎用的有长柄的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畢,田网也。 、 《国语·齐语》。注:“掩雉兔之网。”-田守毕弋。 、 《汉书·扬雄传》-其余荷垂天之毕。 、 《论衡·偶会》-耒遭民田之毕。
【组词】
毕戈
4.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