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6:42
词汇“占毕”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文献,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学者读书的情形。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占毕”进行深入分析:
“占毕”字面意思是指古代学者读书时,手持简策(古代的书写材料),一边阅读一边用手指点着简策,以帮助记忆和理解。这里的“占”指的是手持,“毕”指的是简策。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诗经》、《左传》等,可以看到“占毕”的使用,用以描绘学者勤奋读书的场景。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但在讨论古代教育和学术文化时,可能会被提及。
同义词:研读、攻读、苦读 反义词:荒废、懈怠、懒散
“占毕”一词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已很少见到。它的演变反映了古代读书方式和现代读书方式的差异。
在古代,读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活动,学者们通过占毕来学习经典,传承文化。这个词汇体现了古代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对知识的尊重。
提到“占毕”,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学者的勤奋和专注,以及那种沉浸在书本中的宁静和深邃。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词汇很少直接应用,但在讨论古代文化或教育时,可以作为一个生动的例子来使用。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学者的诗时,可以使用“占毕”来描绘那个时代的学习场景:
古窗下,灯火微,
占毕声,夜未央。
书卷中,寻真理,
岁月长,志不荒。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古代学者在昏黄的灯光下,手持简策,专注地阅读,四周静谧,只有书页翻动的声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占毕”的词汇,但类似的描述读书专注和勤奋的词汇或表达是普遍存在的。
“占毕”作为一个古雅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教育和社会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占】
占据,拥有。也作“佔”。
【引证】
宋·洪迈《容斋续笔》-又改曰占。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占一山之胜。 、 清·洪亮吉《治平篇》-占百户之田。
【组词】
占护、 霸占土地;独占公家的房子;占固、 占冒
自报数目,估计上报。
【引证】
《墨子》-度食不足,令民各自占家五种石斗数…匿不占,占不悉,令吏卒讏得,皆断。
【组词】
占租、 占募
2.
【毕】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端象网形,下端是柄,古时用以捕捉鸟兽、老鼠之类的器具。金文又在上面加个“田”,意思是田猎所用的网。本义:打猎用的有长柄的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畢,田网也。 、 《国语·齐语》。注:“掩雉兔之网。”-田守毕弋。 、 《汉书·扬雄传》-其余荷垂天之毕。 、 《论衡·偶会》-耒遭民田之毕。
【组词】
毕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