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5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59:42
“凶相毕露”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的凶恶面貌完全显露出来。基本含义是指某人隐藏的恶意或不良意图完全暴露,不再掩饰。
“凶相毕露”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人物性格和行为描述的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人物性格转变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人们往往强调“表里如一”,即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应与其内在品质相符。因此,“凶相毕露”这个成语在社会交往中具有警示作用,提醒人们不要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是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通常与恐惧、厌恶和警惕相关。它让人联想到突然的背叛或恶意的行为,影响人们对他人行为的判断和预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人平时表现得很友好,但在一次团队合作中,因为利益冲突,他的凶相毕露,让团队氛围变得紧张。
在诗歌中,可以将“凶相毕露”融入描述人物转变的诗句,如: “春风拂面笑颜开,秋风起时凶相毕露。”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原本和善的面孔突然变得狰狞;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紧张或恐怖的音乐来增强这种转变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ow one's true colors”,意指某人展现出真实的性格或意图。这个表达在西方文化中也很常用,但与“凶相毕露”相比,它更侧重于揭示真实性格,而不特指凶恶。
“凶相毕露”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人物性格的转变,还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社会警示意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吴丙治向他征收税款时,他凶相毕露地威胁:‘谁有钱给你,小心你的脑袋吧!’
此时,他~,完全是一个流氓。
1.
【凶】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尔雅》-凶,咎也。 、 《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 、 《书·洪范》-一曰凶短折。 、 《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日月告凶。 、 《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
【组词】
凶兆、 凶宿、 吉凶未卜;凶星
2.
【相】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相,省视也。 、 《尔雅》-相,视也。 、 《书·盘庚上》-相时憸民。 、 《书·召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 、 《礼记·月令》-善相丘陵。 、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 《论衡·订鬼》-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不敢复相士。 、 、 《二刻拍案惊奇》-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
【组词】
相尸、 相女配夫、 相脚头
3.
【毕】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端象网形,下端是柄,古时用以捕捉鸟兽、老鼠之类的器具。金文又在上面加个“田”,意思是田猎所用的网。本义:打猎用的有长柄的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畢,田网也。 、 《国语·齐语》。注:“掩雉兔之网。”-田守毕弋。 、 《汉书·扬雄传》-其余荷垂天之毕。 、 《论衡·偶会》-耒遭民田之毕。
【组词】
毕戈
4.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