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9:55
大悔。
1.
【祇】
(形声。从示,氏声。本义:地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祇,地祇也。 、 《尸子》-天神曰灵,地神曰祇。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修礼地祇,谒款天神。 、 《论语·述而》-祷尔于上下神祇。
【组词】
神祇、 祇园
2.
【悔】
(形声。从心,每声。本义:悔恨,懊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悔,恨也。 、 《诗·大雅·云汉》-宜无悔怒。 、 《战国策·秦策》-此讲之悔也。 、 《淮南子·泛论》-悔不杀汤于夏台。 、 《楚辞·离骚》-虽九死其犹未悔。 、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 《左传·隐公十一年》-天其以礼悔祸于许。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可悔故也。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悔其随之。 、 、
【组词】
悔亲、 悔谢、 悔心革命、 悔悟心行、 悔尤
过失;灾祸。
【引证】
《诗·大雅·抑》-庶无罪悔。 、 《易·系辞》-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 《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尚速有悔于予身。
【组词】
悔亡、 悔吝、 悔咎、 悔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