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3:06
“忠于职守”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忠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这个词汇强调的是对工作的忠诚和责任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坚守岗位,不辜负所托。
在文学作品中,“忠于职守”常用来形容那些即使在困难或危险的情况下也不放弃职责的人物形象,如警察、军人、医生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表扬某人在工作中的表现,或者提醒他人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在专业领域,如法律、医疗等,这个词汇强调的是专业人员对职业道德和责任的坚守。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忠于职守”更强调忠诚和坚守,而“尽职尽责”则更侧重于完成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反义词则完全相反,指的是对职责的忽视或不负责任。
“忠于职守”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忠”和“职守”两个词组成。在古代,忠诚和职责是士人非常重要的品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职业和情境中,强调的是对职责的忠诚和坚守。
在**文化中,忠诚和责任感一直被视为重要的道德品质。在社会背景中,特别是在公共安全和医疗等领域,“忠于职守”被视为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在国家和社会层面,这个词汇也常用来表彰那些在关键时刻坚守岗位的英雄人物。
这个词汇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它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坚守自己的职责,不轻言放弃。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见证过一位老师在生病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上课,她的行为让我深刻理解了“忠于职守”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将“忠于职守”融入到描述自然界中坚守岗位的元素,如:
山川忠于职守,
无论风雨,依旧巍峨。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警察在夜晚巡逻的场景,强调其对职责的坚守。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庄严或激励人心的旋律,来表达“忠于职守”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edicated to one's duty”或“faithful to one's pos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核心意义相似,即对职责的忠诚和坚守。
“忠于职守”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在实际应用中,它提醒我要对自己的职责负责,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守岗位,不辜负所托。
像他这样的连长,以及那些土头土脑的战士,无疑都是~的。(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三)
1.
【忠】
(形声。从心,中声。本义:忠诚无私,尽心竭力)。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不可谓忠。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 诸葛亮《出师表》-为忠善者。
2.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3.
【职】
(形声。从耳,只(戠zhí)声。“职”是“记”的意思。段玉裁:“凡言职者,谓其善听也。”故从耳。本义:识;记。职为识之本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职,记微也。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章画职墨兮,前度未改。
4.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