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9:32
僧祇户(sēng qí hù)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古代文化中。字面意思是指“僧侣的户口”,即专门为僧侣设立的户籍制度。在古代**,僧侣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其户籍管理与普通民众有所不同,因此有了“僧祇户”这一概念。
在文学作品中,“僧祇户”可能被用来描述古代社会的组织结构或僧侣的生活状态。在口语中,这一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研究古代或历史的专业领域中,它是一个重要的学术术语。
“僧祇户”一词源于古代的户籍管理制度。随着在**的传播和发展,僧侣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需要有专门的户籍管理体系,以区别于普通民众。这一词汇在历史文献中有所记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社会中已不再使用这一概念。
在古代,对社会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僧祇户的设立和管理,体现了当时政府对事务的重视和规范。这一制度也反映了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提及“僧祇户”,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庄严和神秘,以及僧侣们清修的生活状态。这一词汇可能唤起人们对古代文化的敬畏和好奇。
由于“僧祇户”是一个历史学术词汇,个人生活中可能较少直接接触到。但在阅读历史文献或参与相关学术讨论时,了解这一词汇的含义和背景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的诗歌时,可以使用“僧祇户”来描绘僧侣的生活和修行:
古刹钟声远,僧祇户内清。
禅心无挂碍,岁月静如镜。
想象一幅画面:古老的寺庙中,僧侣们静静地诵经,周围是古朴的建筑和静谧的庭院。这样的场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僧祇户”这一词汇所代表的宁静和庄严。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人员户籍管理制度可能也有所体现,但具体的词汇和制度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印度,僧侣的管理可能更多地体现在**组织和传统中。
“僧祇户”这一词汇虽然不常用于现代语言中,但它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户籍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和分析这一词汇,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的*政策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历史学术词汇,有助于丰富知识储备和提升文化素养。
1.
【僧】
(形声。从人,曾声。本义:和尚)。
同本义 指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俗称“和尚”,梵语“僧伽(samgha)”的省称。
【引证】
韩愈《山石》-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组词】
僧行、 僧众、 僧录司、 僧雏、 僧寮、 僧居、 僧衲、 僧靿袜儿、 僧正、 僧官、 僧纲、 僧腊、 僧伽梨
2.
【祇】
(形声。从示,氏声。本义:地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祇,地祇也。 、 《尸子》-天神曰灵,地神曰祇。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修礼地祇,谒款天神。 、 《论语·述而》-祷尔于上下神祇。
【组词】
神祇、 祇园
3.
【户】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門)字的一半。汉字部首之一。从“户”的多与门户有关。本义:单扇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户,半门曰户。 、 《字书》-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于堂室东曰户,在于宅区域曰门。 、 《易·丰》-窥其户。 、 《仪礼·聘礼》-设于户西。 、 《礼记·礼器》-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 、 《乐府诗集·木兰诗》-木兰当户织。 、 、 晋·干宝《搜神记》-出户望南山。 、 、 明·魏禧《大铁椎传》-窗户皆闭。
【组词】
户下、 户牡、 户门、 户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