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4:44
“哭天抹泪”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极度悲伤,痛哭流涕,以至于眼泪都擦不干净。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人在极度悲痛或失望时的情感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哭天抹泪”常用来描绘悲剧性的人物或情节,增强情感的渲染力。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夸张地描述某人的悲伤程度,有时也带有一定的幽默或讽刺意味。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和描述极端情绪反应的案例。
同义词:痛哭流涕、泪流满面、悲痛欲绝 反义词:喜笑颜开、欢天喜地、心花怒放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情感的强度和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反义词则完全表达了相反的情感状态。
“哭天抹泪”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汉语中对于极端情感表达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极度悲伤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哭泣常常被视为情感的自然流露,尤其是在面对重大损失或悲伤时。因此,“哭天抹泪”这个成语在社会中被广泛接受,并用于各种文学和日常交流中。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同情和悲伤。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失去亲人或面对无法挽回的损失时,人们所表现出的无助和绝望。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目睹了一个朋友因为家庭变故而哭天抹泪,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个成语所传达的情感深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她哭天抹泪,星辰也为之黯淡。”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泪流满面的人物,背景是阴沉的天空,这样的画面能够很好地传达“哭天抹泪”的情感。在听觉上,悲伤的音乐或哭泣的声音也能增强这种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eeping and wailing”,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是相似的。
“哭天抹泪”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情感表达工具,它不仅描绘了极端的悲伤,也反映了人类情感的普遍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使之更加生动和有力。
前日不知为什么撵出去,在家里哭天抹泪的。
贾宝玉调戏王夫人身边的丫鬟金钏儿,正欲动手动脚时,被王夫人看见,王夫人将金钏儿狠狠教训了一顿后,把她赶出大观园。金钏儿受了委屈,在家里哭天抹泪的,没几天就跳井自杀。贾宝玉听到消息后,找机会出门拜祭她
他听到这个小心立即~,大放悲声。
1.
【哭】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xuān),表示号呼;中间象一人擗踊的样子。本义:悲痛出声,声泪俱下)。
同本义(有声有泪)。
【引证】
《说文》-哭,哀声也。 、 张博《五人墓碑记》-哭声震天动地。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伯素服郊次,向师而哭。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 《苛政猛于虎》-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组词】
哭哭嘶嘶、 哭唠叨、 哭踊、 哭临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抹】
轻按。弹奏弦乐器的一种指法。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
蒙住。
【引证】
《聊斋志异》-各以红绡抹头。
4.
【泪】
(形声。从水,戾(lì)声。简化字“泪”是个从“水”从“目”的会意字。本义:眼泪)。
同本义。
【引证】
《晋书·羊祜传》-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坠泪碑。 、 《战国策·燕策》-士皆垂泪涕。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组词】
涕泪、 泪波、 泪泉、 泪球、 泪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