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3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39:46
哭天抢地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极度悲伤或哀痛,以至于哭泣声震天动地。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人在极度悲痛或绝望时的行为,强调情感的强烈和表达的激烈。
哭天抢地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于极端情感表达的一种形象化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极度悲伤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哭天抢地常常与孝道、家庭观念紧密相关,尤其是在描述失去亲人时的悲痛。这种表达方式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于情感表达的重视和规范。
哭天抢地这个词汇给我带来强烈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深沉的悲伤和无助。它让我想到那些在极端困境中的人们,以及他们在情感上的挣扎和释放。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目睹过一位朋友在失去亲人时的哭天抢地,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个成语所传达的情感强度和人性中的脆弱。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风卷残云,泪洒长空,
哭天抢地,悲声震穹。
哭天抢地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孤独的身影在风雨中哭泣,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山谷中,形成一种悲壮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wailing and gnashing of teeth",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也传达了类似的极端悲伤和绝望的情感。
哭天抢地这个成语在我对汉语的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库,也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人类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通过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欣赏汉语的表达力和文化内涵。
1.
【哭】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xuān),表示号呼;中间象一人擗踊的样子。本义:悲痛出声,声泪俱下)。
同本义(有声有泪)。
【引证】
《说文》-哭,哀声也。 、 张博《五人墓碑记》-哭声震天动地。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伯素服郊次,向师而哭。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 《苛政猛于虎》-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组词】
哭哭嘶嘶、 哭唠叨、 哭踊、 哭临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抢】
(形声。从手,仓声。本义:抢夺)。
同本义。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抢夺声。 、 《广东军务记》-抢夺耕牛。
【组词】
抢火、 抢行、 抢了我的东西未必能使他变富;抢案、 抢掳
4.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