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0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02:08
“哭天喊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人极度悲伤或极度痛苦时,大声哭泣并呼喊天地。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情感表达非常激烈,达到了无法自控的程度。
在文学作品中,“哭天喊地”常用来描绘悲剧性场景,增强情感的冲击力。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夸张地描述某人的悲伤或愤怒。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极端情绪状态下的行为表现。
同义词:痛哭流涕、悲痛欲绝、呼天抢地 反义词:喜笑颜开、心花怒放、欢天喜地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情感的强烈程度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反义词则完全表达了相反的情感状态。
“哭天喊地”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依赖,以及在极度悲伤时向天地寻求慰藉的心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哭泣和呼喊被视为情感的自然流露。然而,在现代社会,过度表达情感可能被视为不适当或不成熟。因此,“哭天喊地”这个成语的使用可能会受到文化变迁的影响。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同情和理解。它让我联想到人们在面对无法承受的痛苦时,那种无助和绝望的情绪。这种联想可能会影响我在描述类似情境时的语言选择。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目睹过亲友在失去亲人时的“哭天喊地”,那种场景让人难以忘怀,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风卷残云,泪洒长空,哭天喊地,心碎无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悲伤的人物在哭泣,背景是阴沉的天空和荒凉的大地。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悲痛的哭声和呼喊声,以及周围环境的回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ailing and gnashing of teeth”,虽然不完全对应,但也表达了极端的悲伤和痛苦。
“哭天喊地”这个成语深刻地描绘了人类情感的极端状态,它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对于理解中国文化和语言表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说完在罗刹女肚子里连踢带打,痛得罗刹女面色苍白,哭天喊地,在地上乱滚。
但震惊过度,又得忙着应变,竟无人~。
1.
【哭】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xuān),表示号呼;中间象一人擗踊的样子。本义:悲痛出声,声泪俱下)。
同本义(有声有泪)。
【引证】
《说文》-哭,哀声也。 、 张博《五人墓碑记》-哭声震天动地。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伯素服郊次,向师而哭。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 《苛政猛于虎》-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组词】
哭哭嘶嘶、 哭唠叨、 哭踊、 哭临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喊】
(形声。从口,咸声。本义:尝味)。
同本义。
【引证】
《法言·问神》-狄牙能喊,狄牙不能齐不齐之口。
4.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