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22:1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22:16:34
“大家伙儿”是一个汉语口语词汇,主要用于非正式场合。字面意思指的是“大家”或“所有人”,其中“伙儿”是一种口语化的后缀,用来表示亲切或随意的语气。基本含义是指一群人或所有人,强调集体性和共同参与的氛围。
在不同的语境中,“大家伙儿”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主要在于语气和正式程度。例如,“大家”较为中性,而“大家伙儿”则带有更强的亲切感和非正式性。
“大家伙儿”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简单,主要是由“大家”和口语化的后缀“伙儿”组合而成。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较高,尤其是在非正式的口语交流中。
在**文化中,集体主义观念较为强烈,因此“大家伙儿”这个词汇在强调集体行动和团结合作时尤为常见。它反映了社会对集体力量的重视和推崇。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亲切和温暖的。它让人联想到团结、合作和共同参与的场景,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听到这个词汇在家庭聚会或社区活动中使用,用来号召大家共同参与某项活动,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大家伙儿手牵手,心连心,共筑美好家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人围坐在一起,面带微笑,共同参与某项活动。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欢快的旋律,强调集体的欢乐和团结。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ll of us”或“everyone”,但它们缺乏“大家伙儿”所带有的亲切和非正式感。
“大家伙儿”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独特的亲切感和非正式性,它强调集体性和共同参与,反映了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融入汉语的语境和文化。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家】
词尾。
【组词】
成年家;整天家
3. 【伙】
4.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