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1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12:26
物资:指用于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物品和材料的总称。它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各种设备和工具。
物资一词源于汉语,早期主要用于军事和行政管理领域,指代军需品或政府储备的物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应用范围扩大到商业和日常生活领域。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物资的重要性各不相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物资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
物资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实用性、必要性和生存基础。在情感上,它可能引发对资源分配公平性的关注,或在灾难情境下对救援工作的期待。
在日常生活中,物资管理是家庭预算和资源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合理规划食品采购可以减少浪费,提高生活质量。
在诗歌中,物资可以被用来象征生活的物质基础:
“在物资的海洋中,我们寻找生活的意义, 每一粒米,每一滴水,都是生命的馈赠。”
物资可能让人联想到仓库、超市货架、物流车辆等视觉形象,以及搬运物品时的声音,如箱子拖动的摩擦声或物品碰撞的声音。
在英语中,物资可以对应为“materials”或“goods”,但其含义和使用情境可能有所不同。例如,“materials”更侧重于生产原料,而“goods”则更广泛地指代商品。
物资作为一个基础词汇,贯穿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个人家庭管理到国家资源分配。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我们周围的世界。
1.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
2.
【资】
(形声。从贝,次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钱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资,货也。 、 《广雅》-资,川也。 、 《易·旅》-怀其资 、 《诗·大雅·板》-丧乱蔑资。 、 《战国策·秦策一》-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 《战国策·燕策》-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应得之资。 、 《广东军务记》-富者捐资。 、 清·方苞《狱中杂记》-中家以上,皆竭资取得。 、 清·周容《芋老人传》-厚资而遣之。
【组词】
投资、 内资;外资;集资;薪资、 茶资、 资业、 借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