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1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5:13:21
词汇“物货”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拼写错误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中的术语。为了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假设“物货”是“货物”的误写,并基于“货物”来进行分析。
“货物”是指用于交易或运输的商品,通常指那些可以移动的商品,如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
“货物”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的是供奉神灵的物品,后来逐渐演变为指用于交易的商品。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货物”的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贸易发达的地区,“货物”可能与经济繁荣和商业活动紧密相关。
“货物”可能让人联想到繁忙的港口、运输车辆和全球贸易网络,给人一种商业活动繁忙和全球化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购买的各种商品都可以被称为“货物”,例如在超市购买的食品、在商场购买的衣物等。
在诗歌中,可以将“货物”比喻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如:
货物在船上轻轻摇晃,
穿越海洋,连接远方。
文明的种子,随风飘扬,
在新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在英语中,“货物”对应的是“cargo”或“goods”,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对货物的管理和运输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货物”是一个与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紧密相关的词汇,它的使用范围广泛,涉及多个领域。了解“货物”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商业活动和全球贸易。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对于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丰富性非常重要。
1.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
2.
【货】
(形声。从贝,化声。本义:财物)。
财物,金钱珠玉布帛的总称。
【引证】
《说文》-货,财也。 、 《书·洪范》。郑注:“掌金帛之官。”-二曰货。 、 《周礼·太宰》。注:“金玉曰货,布帛曰贿。”-商贾阜通货贿。 、 《礼记·曲礼》-司货。 、 《仪礼·聘礼》。注:“货,天地所化生谓玉也。”-多货则伤于德。 、 《国语·晋语》-假货居贿。 、 、 《韩非子·五蠹》-而货财寡。 、 《史记·项羽本纪》-贪于财货。 、 《商君书·立本》-治行则货积。 、 《聊斋志异·促织》-居为奇货。
【组词】
货儿、 货易、 货财、 货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