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3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39:22
词汇“殪没”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基本定义和语境分析如下:
“殪没”的字面意思是死亡、消亡。其中,“殪”指的是死亡,“没”有消亡、消失的含义。结合起来,“殪没”强调的是生命的终结和存在的消失。
“殪”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意为死亡。“没”字则有消失、沉没的意思。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殪没”这个词汇,强调的是生命的终结和存在的消失。
在**传统文化中,死亡是一个重要的主题,而“殪没”这个词汇带有一定的文学和历史色彩,常用于描述英雄或文明的消亡,反映了一种对历史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殪没”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悲壮和沉重的情感,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和历史的无情。它可能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和历史变迁的深思。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并不常用,但在阅读历史或文学作品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从而加深对历史和生命的理解。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使用“殪没”来营造一种悲壮或沉重的氛围,例如: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perish”(英语)、“disparition”(法语)等,都带有消亡的含义。
“殪没”这个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但在文学和历史领域有其独特的价值。它不仅描述了生命的终结,还反映了人们对历史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殪】
(形声。从歺è,壹声。歹,剔肉残剩的骨头,与“死”有关。本义:死)。
同本义。
【引证】
《三国演义》-暴逆并殪,以渐冰消。
【组词】
殪没
2.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