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17:4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17:44:30
“狐裘蒙茸”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狐狸皮毛制成的衣服,毛茸茸的。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衣物华贵且毛茸茸的样子,有时也用来比喻外表华丽而内在空虚或不实。
在文学作品中,“狐裘蒙茸”常用来描绘贵族或富人的奢华生活,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服饰常被如此形容。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描述某些场合的奢华或虚荣时,仍可能被引用。在专业领域,如服装设计或历史研究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具体描述古代服饰的材质和风格。
“狐裘蒙茸”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贵族服饰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比喻层面,用来形容外表华丽而内在不实。
在**传统文化中,狐狸常被视为狡猾和神秘的象征,因此“狐裘”也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物质奢华的追求和对内在品质的忽视。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复杂和微妙的,既有对奢华的向往,也有对虚荣的批判。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外表光鲜但内心空虚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高端晚宴上看到有人穿着一件狐裘蒙茸的外套,那场景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个成语的实际应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狐裘蒙茸的身影,穿梭于灯火阑珊处,寻找那失落的灵魂。”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件华丽的狐裘大衣,毛茸茸的质感在灯光下闪耀。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典音乐中的华丽乐章,如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velvet robe”(天鹅绒长袍),也是一种奢华的象征,但没有“狐裘蒙茸”中的狐狸象征意义。
“狐裘蒙茸”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物质的奢华,也反映了人们对内在品质的忽视。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注重内在的修养,而不仅仅是外表的华丽。
李郎彤管双碧玉,~裼惨绿。
1.
【狐】
(形声。从犬,瓜声。本义:狐狸)。
同本义。
【引证】
《汉书·文帝纪》。注:“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称狐疑。”-朕狐疑。 、 《易·未济》-小狐汔济。 、 《史记·陈涉世家》-狐鸣呼曰。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狐裘不暖锦衾薄。 、 《广东军务记》-狐凭鼠伏。
【组词】
狐丘、 狐白、 狐兔、 狐仙
2.
【裘】
(形声。从衣,求声。本义:皮衣。古代“求”、“裘”同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裘,皮衣也。 、 《白虎通·衣裳》-裘所以佐女功助温也。 、 《周礼·司裘》。注:“大裘,黑羔裘。”-掌为大裘 、 《淮南子·泛论》。注:“裘孤之属也。”-世以为裘者。 、 《礼记·学记》-良治之子,必学为裘。 、 《韩非子·五蠹》-冬日麑裘。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狐裘不暖。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裘葛之遗。 、 《聊斋志异·促织》-裘马过世家。
【组词】
裘马甚都、 裘膻、 狐裘;裘氏、 裘冕
3.
【蒙】
蒙古
【组词】
蒙古族
4.
【茸】
(形声。本义:草初生时又细又柔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茸,草茸茸貌。 、 司马迁《报任安书》。注:“细毛也。”-在阘茸之中。
【组词】
茸壑
鹿茸的简称。
【引证】
黄庭坚《诗》-河天月晕鱼分子,槲叶风微鹿养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