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0:02
“死心踏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心意已决,坚定不移,如同心已死一般,脚踏实地。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对某件事或某个人非常忠诚,决心坚定,不再有任何动摇或改变的想法。
在文学作品中,“死心踏地”常用来形容人物对爱情、事业或信仰的坚定不移。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对某件事的执着或忠诚。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忠诚度和稳定性。
“死心踏地”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其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会有细微的变化。
在**文化中,忠诚和坚定被视为美德。因此,“死心踏地”这个成语在强调个人品质和行为时,往往带有正面的评价。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常用来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定和忠诚。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坚定和信任。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依然坚持自己信念的人,这种坚持和忠诚是值得尊敬的。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朋友,他对他的事业死心踏地,即使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也从未动摇过。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死心踏地”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死心踏地,心如磐石, 风雨无阻,矢志不渝。”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人站在风雨中,坚定不移的形象。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坚定的脚步声和心跳声,象征着不变的决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e committed to the bone”或“be dedicated to the cor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坚定和忠诚的含义是相似的。
“死心踏地”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在描述坚定和忠诚时有了更准确的表达方式。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这个词汇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能体会到它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要不这么冤你一下,你怎么会死心踏地的点头呢?
钱钟书《围城》:“我真不敢想要历过多少挫折,才磨练到这种~的境界。”
1.
【死】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死,民之卒事也。 、 《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 、 《礼记·曲礼》-庶人曰死。 、 《礼记·檀弓》-沁人曰死。 、 《左传·哀公十六年》-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 、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亡何国变,宁南死。
【组词】
死生、 死过、 死限、 死却、 死不残、 死去还魂、 死费尽残、 死数里算帐、 死耗、 死君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踏】
落下
【组词】
蹋顿、 蹋衍
下垂
【组词】
蹋翼
4.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