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0:09
死心:字面意思是指心脏停止跳动,比喻彻底失望,不再抱有希望或不再有任何期待。
“死心”一词源于汉语,字面意思是指心脏停止跳动,后来引申为比喻意义上的彻底失望。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类似用法。
在**文化中,“死心”常与儒家思想中的“知天命”相联系,即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和命运,从而放弃不切实际的追求。
“死心”一词常带有一种无奈和悲伤的情感,让人联想到放弃、绝望和失去希望的情景。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某个时刻对某件事或某个人彻底死心,这种经历往往伴随着深刻的情感体验和人生反思。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死心”来表达深刻的情感:
当希望的灯火熄灭,
我的心也随之死寂。
在这无边的黑暗中,
我学会了放手。
在英语中,“死心”可以对应为“give up”或“lose hope”,但其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可能有所不同。
“死心”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心理状态,也反映了人类在面对挫折和失望时的普遍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死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1.
【死】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死,民之卒事也。 、 《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 、 《礼记·曲礼》-庶人曰死。 、 《礼记·檀弓》-沁人曰死。 、 《左传·哀公十六年》-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 、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亡何国变,宁南死。
【组词】
死生、 死过、 死限、 死却、 死不残、 死去还魂、 死费尽残、 死数里算帐、 死耗、 死君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